当前位置

>首页 心理赋能

如何摆脱“空心病”? 创造动机,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

时间:2024-11-18

历经多年寒窗苦读,莉莉怀揣梦想进入了期待的大学。当她真正踏入大学校园后,却被一种莫名的空虚感困扰,感觉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也没有特别想追求的目标。

现实中,和莉莉有着相似状态的人并不少见。忙碌的生活无法给他们带来充实感,反而让他们觉得每天是在重复同样的事情,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他们无法专注于喜爱的事物,甚至逐渐丧失兴趣;不愿意社交,在迷茫与焦虑中失去对生活的热情。

以上这些就是人们常说的“空心病”的表现。“空心病”并非精神障碍诊断的概念,而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困扰,其本质是个体感到自己的生活缺乏价值、意义和目标,仿佛失去了指引和动力。近年来,随着抑郁症患病率上升、社会压力增大等,“空心病”现象越来越普遍。

价值感缺失是主要诱因

价值感缺失是导致“空心病”的原因之一,其与家庭和教育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

当下,教育体制过于注重应试和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也没有注重对学生性格和情绪的引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为了应试而学习,缺乏真正的探索和思考,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没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一些学生缺乏足够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无法有效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在面对选择时会感到迷茫和困惑,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加剧“空心病”的症状。

此外,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也会导致孩子产生“空心病”。只有在充满安全感、心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一些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认为孩子学习不好就没有出息,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得不到父母的认可,缺乏安全感,就容易觉得人生没有意义。还有一些父母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而“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虚假自体”。拥有“虚假自体”的人,往往能按照父母的期待成为好学生,但他们内心深处并不会因为取得成绩而感到喜悦,相反,他们会产生“我想要什么?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的困惑。

社会竞争压力加剧、生活节奏加快,也与“空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为了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人们往往很难有时间去思考、感受和享受生活本身。尽管追求成功可以带来一定的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是短暂的。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忽略了与家人、朋友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人际关系的疏离和孤独感也是导致“空心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

消除“空心病”带来的困扰,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建立目标,创造动机。时至今日,你是否还记得自己最初的梦想?这些梦想也许不会得到广泛的认可,但对于个人的成长意义重大。成功在小处。如果我们每天早晨起床后,感觉今天有事情可做,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想要分享的人,那就是成功。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忽略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感到迷茫和无助,因此需要经常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通过深入思考,寻找内心真正的需求,让生活更加充实。

发展社会关系,寻找同频的人。积极与亲友沟通、交流,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通过真诚的互动,感受来自他人的关爱和支持,从而减轻内心的空虚感。此外,还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和参与公益活动来丰富生活。当我们将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中,就容易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家长应该允许和支持孩子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交一些和他们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孩子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真空”的环境中,如果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始一段友谊,或者不能在一段友谊中有进退的自由,他们就会感到失控和空虚。

训练对生活的掌控力。当我们想去思考和确认生活的意义,或许很难找到准确的答案,不如将时间用来思考当下生活中可以做什么以及选择做什么。关注细节,让自己与周围的人或事物产生联系,逐渐建构出自己的“存在感”。而这种“感受到自己存在”的状态,会让我们获得一种掌控感,感受到生活的意义,进而减轻我们在面临应激状态、人生失序时产生的焦虑,处理挑战和困难时也不再迷茫。(健康报 陈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