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高山》:教师的利他主义
时间:2024-03-27
《我本是高山》是根据张桂梅校长的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
张桂梅出生在黑龙江省,十几岁的时候跟随姐姐来到云南省并在这里成为一名中学老师。她的生活在丈夫因癌症去世之后发生巨变,自愿来到山区学校。在她的引领下,学生成绩突飞猛进,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学生,甚至在自己重病阶段依然坚持,一边治疗,一边工作。2001年起,她又开始兼任福利院院长,管理着几十名孤儿的衣食住行,将自己的工资拿出来接济学生,还将云南省奖励的30万元奖金捐献出来。她创办的贫困女子高中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多名贫困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校园。
作为一名教师,她身体力行诠释了“利他主义”的红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利他主义,是指一种无私地为他人谋福利、舍己为人的行为,表现为一种自愿的、出于个人动机的为他人提供帮助和关心,而不去计较个人得失,也不期望有所回报。
在远古人类社会,人类便已经形成了互帮互助的群体关系,远古人类分享食物、合作猎食,并形成了复杂的共同福利和集体形态。除了蚂蚁、蜜蜂这些从基因上就决定了社会分工结构而必须进行合作的生物之外,利他主义在动物界中并不多见。虽然一些群居动物之间也会形成合作关系,但帮助其他个体,甚至牺牲自己的情况,往往存在于有血缘的亲属之间,目的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基因能够间接传递下去。在另外一些动物群体中,互惠互利可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是基于生存繁衍的基本考虑。但是人类的利他主义却远不局限于利益交换或者赢得名声,即便是两个陌生人在实验室环境中有机会进行匿名的交换机会,他们之间也很可能会自发出现利他行为。
相比其他职业,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根据社会价值取向理论,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社会价值取向在自己和他人之间分配资源。作为教师,利他是最重要的角色定位之一,启发、引导、辅助学生是他们的天职。青年人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因此教师需要表现出利他主义,很多人也是出于利他主义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选择了教师作为职业,而责任感也直接与教学表现相关。在张桂梅身上就有着明显的体现:刚到华坪时对“振兴教育”的责任让她在短短几年中就将民族中学的教学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学生获得了优异的表现。在成立女子中学后,“把女孩们送出大山”又让她真抓教学,连续10多年高考综合上线率达到100%。
促使张校长主动请缨来到地处偏远的华坪县中心学校的原因是家庭的突然变故:丈夫因为癌症去世。而在自己还在住院做手术的时候,又主动要求调到条件更为艰苦的民中工作。实际上,群体创伤激发利他主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比如有研究指出在经历重大灾难之后,比如恐怖主义袭击或者自然灾难,人们更愿意帮助那些跟自己经历过同样灾难的人,比如更愿意成为志愿者,或者进行灾难救助行动。这是因为人们对于有类似经历的人更能够感同身受,了解别人正在经历的困难和痛苦,所以也会更愿意帮助他人。此外,灾难也会让人会有新的视角和想法,比如灾难可能会无差别的降临到每个人头上,进而降低已有偏见,也更愿意帮助陌生人。
但也有研究发现,个体创伤,比如童年时期受到虐待或者忽视,会减少成人之后的利他行为,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受虐儿童并没有学会正常的社会技能,包括帮助他人的态度和行为。研究发现,缺乏爱的孩子也不愿意帮助他人:儿童期有过创伤经历的青年人对于他人的帮助意识和态度都较低,也更少从事利他行为,而那些儿童期受到长期忽视的青年人对帮助他人的情感反应更低。从这个角度来说,张校长的以身示范,让乡村孩子们感受到的爱、温暖和帮助,可能跟教给孩子文化知识同样重要:让孩子们在走出大山的时候,也能带着一颗助人的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张校长的学生们中也有不少延续起了她的理想和视野。比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第一届毕业生周云丽,自幼家庭贫困、母亲早逝、右眼失明,但是在进入华坪女高,认识了张校长之后,自己的梦想也变成了成为像张校长一样出色的教师,并在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回到了母校,站上了张校长曾经站立的讲台。
张桂梅校长让人高山仰止,不仅自己是高山,她更激励着每个学生都成为高山,《我本是高山》就出自华坪女高的誓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